爱丫爱丫在线观看免费高清电视剧|暖暖爱免费观看高清在线遇见你|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电影|人物动物高清在线观看定档|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新生報名 招生簡章
咨詢熱線: 0771-3212592
怎樣看待疫情下的心理成長
  • 2020-04-08 00:00:00
  • 作者:轉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亞棟
  • 閱讀:7571 次

 最近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疫情發生以來,人們的情緒一度變消極,但也有了更多成就感、投入感、意義感,寬恕、勇敢、自控、正直、公平、謙虛、好學、希望和善良等品格顯著提升。怎樣看待疫情下的心理成長?圍繞這一主題,我們專訪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翔平、喬志宏、藺秀云。

 志愿者行為背后閃爍著真正的“人性之光”

 問:從你的專業背景出發,此次抗疫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藺秀云:我印象最深的是醫護人員。在大家最揪心無助的時刻,他們挺身而出,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線。即便是奮不顧身沖上前線的人,也會有一個抉擇過程。他們選擇了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希望留給患者。做到這一點需要非常強大的心理力量。

 喬志宏:除了醫護人員,志愿者的表現也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屬于完全自主自愿、非常純粹地去利他去助人。這些行為背后閃爍著真正的“人性之光”。

 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說過,人類開始懂得幫助困難中的人,這是人類文明的起點。據她分析,被治愈的骨折股骨化石,是人類文明的最初標志。在人類社會早期,一個個體如果摔斷了腿,就一定會挨餓,甚至被野獸掠食。發現股骨骨折且經過了愈合的化石,表明他受到了別人的照顧。

123.jpg

 疫情來襲,35歲的湖北省武漢市順豐速運快遞員汪勇,瞞著家人成為武漢金銀潭醫院戰疫一線醫護人員后勤保障的“帶頭大哥”,國家郵政局授予他“最美快遞員”稱號。

 能對他人產生共情,并且愿意去幫助他人,這是人類的天性。人們在幫助他人之后會從心理上獲得一種內在的獎勵。一個好的社會,也會從體制機制上去鼓勵和倡導這種利他行為。

  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從驚慌失措到坦然應對,心理變化是有過程的

 問:疫情發生后,一些單位迅速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最近還提出免費提供長期心理咨詢,你們是怎么考慮的?

 喬志宏:“身”“心”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心理“防疫”,是抗擊疫情的重要一環。在社會各界對疫區進行物質援助的時候,我們的心理援助也很就快到位了。疫情發生以來,求助者比較普遍的心理問題是恐慌和擔憂。一開始是害怕被感染、憂心親人的狀況,后來主要擔心長期不復工影響生活來源。隨著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有效推進,人們的心理狀態日漸恢復。

 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從驚慌失措到坦然應對,心理變化是有過程的。對于少數在疫情中受到沖擊較大的人,對他們需要更加關心關愛。所以我們提出為全國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個體提供為期兩年的免費心理咨詢。

 抗疫調動激發了人們的很多積極資源,比如勇氣、慷慨、善良、勇敢、寬容等等

 問:最近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疫情發生以來,人們的情緒一度變得消極,但也有了更多成就感、投入感、意義感,寬恕、勇敢、自控、正直、公平、謙虛、好學、希望和善良等品格顯著提升。您對此怎么看?

 劉翔平: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一部分人在和具有高度挑戰性的生命境遇抗爭之后,個體會發展出比原先更高的適應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識。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成長?就像身體通過鍛煉會變得更加強壯一樣,當個人挑戰自己的心靈時,心理力量也會得到增強。比如這次疫情??剛開始人們措手不及,恐懼慌亂,草木皆兵,這個階段經歷的更多是打擊。但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我們動員了方方面面的力量。動員的過程激發了很多積極的資源,比如勇氣、慷慨、善良、勇敢、寬容,等等。這些積極的資源被調動了起來,由潛在的變成顯性的,這就特別有利于心理的成長。經歷了這場疫情防控的硬仗,人們很可能還獲得了一種“心理抗體”,能夠更好地為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幸做出準備。在抗疫過程中,人們也感受、覺察或接受了來自他人的關心和協助,這在心理學上叫“社會支持”,它也會促使人們的心理成長。

 人生在世,挫折和打擊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心理韌性,學會與殘酷的現實正面相對。挺過“艱難時刻”,我們就能領悟到:那些受過的“傷”,也能讓我們勇往直前。

 生命中的艱難和痛苦能成為積極轉變的催化劑和發動機

 問:疫情中的艱難經歷,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積極改變呢?

 劉翔平:有時候,生命中的艱難和痛苦就像當頭棒喝,能成為積極轉變的催化劑和發動機。人們可能因此而經歷一些新的、積極的心理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自我覺知、人際體驗以及生命價值觀等方面。

 人們可能因此而擁有新的認知、活力和能量,開啟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經過疫情,我們發自內心認識到:要注重飲食習慣,不吃野生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多么重要。

 人們的認知可能因此而更加靈活,更容易去包容和接納。比如原來對于居家隔離,我們覺得難以忍受;隔離之后,我們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對自己的生活也有了更多反思。又比如,我們在平靜的生活中只能經受好的方面,經歷災難后,我們發現自己更有心理彈性了,能夠在苦難中自我調節,包括對枯燥的忍受,在疾病治愈過程中對人生的感悟。疫情也促使我們去反思自己的生活,這些年是不是過得太焦慮,為了掙錢拼命加班熬夜,我們可能因此更加注重工作、家庭和生活的平衡。再比如,我們可能因此而更加愿意打開自己,與素不相識的人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體驗來自別人的支持與幫助。疫情期間不少人感慨,雖然因為防控的需要,人與人的距離遠了,但心更近了。這些轉變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艱難的經歷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定義對生命和信仰的感受。維克多·弗蘭克爾有一本書,叫《追尋生命的意義》。他講述了自己如何經由在牢獄的親身經驗發明了“意義療法”。弗蘭克爾認為,在一定意義上,一旦找到了意義(比如犧牲的意義),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他發現了可能找尋到生命意義的三個途徑:工作(做有意義的事)、愛(關愛他人)以及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如他所說,人的內在力量是可以改變其外在命運的。疫情本身不是一個好東西,但經歷了疫情中的艱難和痛苦,人們可能會變得更深刻,會努力追尋生命的意義。

 人生指的就是一個人經歷了很多事情,而不是只經歷了好的事情

 問:疫情之下,普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彈性和抗壓能力?

 藺秀云:要盡量回歸正常規律的生活,因為生活被打得越亂,人們就越容易感受到焦慮。要活在當下,把注意力集中在當前能做要做的事情上來。不要活在將來,達不到某種目標,會導致更大的焦慮;也不要活在過去,那樣很容易導致內疚、自責和懊悔。要學會自我關懷。可以每天給自己騰出固定的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閱讀、看電影、做運動、養一些花花草草,等等。要去多關注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多想想在抗疫的過程中我們體驗了什么、收獲了什么,更多從正向建設性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

 究竟什么叫人生?人生指的就是一個人經歷了很多事情,而不是只經歷了好的事情。如果實在有些扛不住了,可以尋求親朋好友的支持,也可以求助于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表達和傾述本身就是一個釋放的過程。

 人們能夠在“挑戰-應戰”中化危為機

 問:面對危機,怎樣一種心態是您比較欣賞和提倡的?

 藺秀云:我當然是欣賞積極的心態、充分的準備、有效的應對。我們搞心理學的都知道“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和這個法則相關的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個父親早上起床后洗漱,隨手將高檔手表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濕,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不小心將手表碰到地上摔壞了。這是事情本身,接下來的反應是:父親很生氣,打了孩子,罵了妻子,氣呼呼去上班。快到公司,突然想起忘拿公文包,立刻回家,但家中沒人。他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妻子慌慌張張往家趕,撞翻了路邊水果攤,賠了一筆錢。拿到包去單位,他遲到了,挨了上司批評,心情壞到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被淘汰。在這個事例中,手表摔壞是10%,后邊一系列的事是另外90%,由于當事人沒有很好掌控那90%,導致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費斯汀格法則”告訴我們: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余的90%。

 人們能夠在“挑戰-應戰”中化危為機。比如這一次,那些治愈后康復的幸存者在遭遇疫情后形成了抗體,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全社會也更加團結互助、珍惜幸福、尊重他人和敬畏自然,這場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從另一個角度也促進了我們的成長。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社會進化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與疾病斗爭的歷史。人類生活在一個名副其實的“病毒星球”,但人類不會敗給病毒。心理學家有所謂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區分:面對困難竭盡全力去戰勝它,把挫折和失敗看成是人生經驗的積累,這是成長型思維;遇到困難挑戰選擇逃避,更多考慮壞的一面,這是固定型思維。努力成為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這是心理學家所提倡的。那些打不敗我的,終將使我更強大。

掃一掃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地址:大學大嶺校區:南寧市西鄉塘區大學大嶺路75號(地鐵1號線動物園站附近)招生電話:0771-3216444 明陽校區:南寧市江南區吳圩鎮園藝一路61號 招生電話:0771-3217074
電話:0771-3212592
版權所有: ? 2023 廣西物資學校
歡迎關注廣西物資學校公眾號
0771-3212592
大學大嶺校區:南寧市西鄉塘區大學大嶺路75號(地鐵1號線動物園站附近)招生電話:0771-3216444 明陽校區:南寧市江南區吳圩鎮園藝一路61號 招生電話:0771-3217074
備案號: 桂ICP備09004682號-6 桂公網安備 45010702001457 號
版權所有: ? 2023 廣西物資學校
汉中市| 清徐县| 合作市| 江孜县| 泾阳县| 尉氏县| 林州市| 监利县| 青州市| 库车县| 大洼县| 隆回县| 连山| 永新县| 张掖市| 启东市| 延川县| 正定县| 通州区| 密云县| 谷城县| 循化| 廉江市| 辉县市| 馆陶县| 开封市| 若尔盖县| 富源县| 博客| 开远市| 商南县| 伊吾县| 桓台县| 雷州市| 东平县| 沂源县| 肥城市| 玉山县| 德清县| 怀仁县| 平凉市|